兒子就讀托嬰中心的過程,也是曲折蜿蜒
一共參觀安排了四家,有鶯歌也有台北,最後終於在2024年9月於台北送托
一開始爸媽是打算幫我們帶到滿兩歲
但可能沒料到兒子這麼有活力,或是爸媽年紀大了體力不如從前
總之帶得很辛苦、很累,結果才五個月就決定趕快找托嬰中心
第一家參觀台北市的托嬰,距離我們台北家走路約莫15分鐘,不過方向並不順
這家托嬰中心位於大樓的三樓,空間感覺較小,當天也無法入內參觀,只站在櫃檯聽講解、透過玻璃稍微看裡面
聽說目前很缺老師,總之先留了資料開始排隊
第二家參觀鶯歌的托嬰,在當地很知名,我有好幾位同學的孩子也在這裡就讀
當天帶我們入內參觀了每個空間、教室,剛好遇到放學時間,整個中心非常熱鬧
我們希望兒子一樣由外公外婆在鶯歌接送上學&照顧
這樣他們白天可以輕鬆許多,我跟龍龍也不用平日往返,只要假日來就好
於是也開始排隊
在這之間我也上網去找了其他台北的托嬰(簡稱台北二),有一家在我公司附近,走路約5分鐘就可以到
於是先用FB留資料排隊(這家是有排到才能去參觀)
過了好幾個月,終於收到鶯歌的托嬰通知說預計七月可以入學
快到七月的時候,台北的托嬰也打來說可以入學了,但因為已經想好七月要去鶯歌托嬰,所以就婉拒了台北
沒想到才過幾天,鶯歌托嬰突然打來說因有老師離職,原定七月可以入學現在又無法了!
哈哈哈哈哈真是WTF
原本好像兩間都可以去,瞬間又變得一無所有
就在絕望的時候,某天媽媽突然發現鶯歌有一家新開的托嬰
一問之下發現還有名額,我們就趕快去參觀
在沒有什麼選擇的情況之下,就先報名了去這家念托嬰(簡稱鶯歌二)
註冊費、學雜費、月費等繳一繳,幾萬塊就飛了
加上我們戶籍都在台北市,卻念新北市的托嬰,補助就少了好幾千塊,真的很傷荷包
但為了減輕爸媽的負擔,也只能咬牙撐下去
但一歲左右的寶寶,正是分離焦慮高峰期
兒子適應托嬰的過程也讓人很心疼,爸爸還希望他能念半天就好
但學校說沒有半日托的方式,且只去半天沾個醬油,不僅失去原本念托嬰的意義
且對孩子不見得是好事,他終究要適應、終究要學習團體生活
爸爸似乎不太願意接受,除了每天送上學時孩子都會大哭之外
他認為自己照顧比學校好太多了,學校是一個老師對多個學生,家裡是兩個大人帶一個寶寶
這我當然知道,但目前我們面臨的問題是照顧者量能不足,不是嗎?
如果家裡大人都不用上班、大家都有源源不絕的體力帶孩子,何樂而不為?
爸爸不願意繼續讓他送托,甚至說出「如果我們要繼續讓他上學,那就請自己接送,他不負責接送上下學」如此的話
媽媽說她支持我們的決定,如果爸爸不願意接送,那她可以自己騎摩托車接送寶寶
我一聽真的是非常心疼+心酸,我怎麼可以讓60幾歲的阿嬤每天這麼辛苦
再加上我跟龍龍雖然住台北家,可是每週回鶯歌四次、住三個晚上,也不算輕鬆
再加上爸爸長年的抽菸問題,一直都讓人很困擾,我跟龍龍真的是把心一橫,想過乾脆請育嬰假接回台北自己照顧
就在此刻,天無絕人之路,之前去排隊的台北二托嬰,通知說九月有名額了,我就速速去參觀!
當天主任帶我入內參觀,整體感覺非常好,最酷的是他們每半年會請牙醫師來學校幫寶寶塗氟
這是半年一次的公費補助,如果半年內自己有帶寶寶去牙科塗過氟,就不適用
我問了主任最近一次的塗氟是安排哪個日期?主任看了一下行事曆說10/28
我馬上翻手機查詢,上次我們帶兒子去診所塗氟的日期是──4/27啊!!!
剛剛好半年!剛剛好可以參加學校的塗氟!!!當下真的是「It's a sign」的感覺,中了!
於是乎帶家人來台北二托嬰又參觀了一次,便決定從鶯歌二托嬰退托
最終來到了台北二托嬰,至今也上學超過半年了
這期間第一家鶯歌托嬰、第一家台北托嬰也都陸續回報說可以入學,但我們就pass了(訂金掰掰)
回首這段過程,真心覺得好波折,但幸好現在看來有個還算不錯的結果
不過剛上台北二托嬰也經歷一段痛苦的適應期,以及我和龍龍正式告別假日父母的身分,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