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說改編成京劇的「金鎖記」,跳脫原著者張愛玲精湛的文字意象之描述,而使用了大量現代舞台表演藝術的展現手法。因此,雖然在劇情主軸的發展上沒有太大的變動,但是同樣的故事使用不同的呈現方式,讓觀眾在欣賞的同時,宛若走入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有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在戲劇中,場景變換的手法最讓人印象深刻,大量使用時空交疊、虛實交錯的方式展現時地的流轉,有好幾段演員都還站在台上,一邊唱戲、一邊後面就有人來搬動道具布景,等一切配置完整,唱曲也剛好告一段落,幾乎是完全沒有時間上的延遲、相當流暢地就可以進行下一段了。也因此整齣戲除了上下半場的中場休息之外,整體都貫連得非常精準與緊湊,讓人不由自主地看了就停不下來。

  而在特殊情節的表現手法上,較特別的是劇中兩段打麻將的戲,雖然是類似的動作,但呈現的方式卻大有不同。上半場和季澤等人打的麻將是非常具象的,四個人圍著一張方桌,翻弄著貨真價實的麻將。而下半場和芝壽母親等人的牌局,卻是以非常抽象的方式進行,沒有方桌、沒有麻將,甚至四人座位的排列方式都不是面對面地圍成一圈,而是肩並著肩、以略微側斜向觀眾的方向排成一橫列,更由於沒有麻將這項道具,因此摸牌的動作可想而知便是用雙手直接在空中摸索,配合著演員不時幾句「碰!」、「胡了!」意外地還有幾分以假亂真的效果。而之所以安排用兩種差異甚鉅的方式來呈現同樣是打麻將的戲,我想自有它的考量所在,除了不讓重複性太高之外,我想更大的原因是由於兩場牌局背後隱含的意義大有不同。第一場麻將較為單純,因此表現手法也與一般打麻將的方式沒有兩樣,在此先不贅述。而第二場牌局則不如表面上打打麻將那般平靜,甚至可以說是七巧為了滿足個人殘忍的私欲而刻意安排的,是充滿了城府心機且暗中流洩的。之所以將演員的位子安排成一橫排,我想是為了讓讓觀眾更一覽無遺演員靈活的面部表情及生動的肢體展現,且捕捉角兒們摸牌丟牌的順序和彼此間的互動,也是一大樂趣。而打麻將最重要的主角「麻將」卻沒有出場,我個人認為是為了讓觀眾能更專注於文詞對白的撰述、音調聲韻的變化,不至於被麻將的形體和碰撞聲響喧賓奪主,忽略了這一重要橋段所要呈現的確切意涵。

  另外燈光的呈現也讓人印象深刻,配合著劇情的發展和每一個橋段的主軸,在舞台上運用得相當精準與傳神。其中一段七巧要替長安纏小腳,整個舞台打上極強烈的紅光,象徵著七巧激烈的情緒與長安血淋淋的痛楚,在憤怒與恐慌之間、在強行逼迫與苦苦哀求之間,巧妙地運用鮮豔的紅光做連結,表現出裹小腳的殘忍和兩人激烈的拉扯。而為了凸顯主角,在七巧和長安身上打上白色聚光,使整個台子不至於因太過艷紅而使演員與背景融為一體,也讓我們比較能看清兩位角兒生動的細部表情。而在這一段中,同樣在顏色上的搭配,除了燈光之外,還有一項相當顯眼的道具──裹腳布,不同於傳統古代中國所使用的白布,這裡七巧拿的是一條長長的、鮮紅色的布帛,除了吸引觀眾的目光外,更加強了血紅的意象,效果奇佳。而另一段抽鴉片的場景,整個舞台上打的是寶藍色的光,營造出虛幻的景象,配合煙霧的使用,彷彿悠游在夢境中,也是很成功的舞台效果。

  此外,音樂的部分亦是相當讓人激賞,配合演員唱曲部分的伴奏自是不在話下,另外有許多凸顯節奏的打擊樂器更是運用的恰到好處,例如用木魚、響板的節奏變化來表現人物內心的急切或躁動、用鑼或鈸(不是很確定)此類的樂器,配合劇情的轉折處,加強震撼的效果,往往令人為之一凜,隨著演員生動的肢體表現與適時的定格靜止,觀眾也跟著屏氣凝神,更加聚精會神地看戲。而其中最特別的就是七巧與二爺仲澤的一段對戲,臥在躺椅上的二爺,以粗啞的聲音嘶吼著,莫大的壓迫感充斥全場,讓人汗毛直豎,而他手中拿著的木魚,由他自己敲擊,每重重的一次迴響,都充分表達出二爺心中的不平與憤怒,再藉由節奏快慢的變化,情緒由緩而急的牽動,巧妙流轉,低迴不已。

  綜觀整齣戲,再加上各家報導的評論,可以看出京劇版的金鎖記可算是難得成功改編張愛玲小說的一部作品,有幸能觀賞之,又能藉由撰寫劇評更加瞭解許多戲劇表演的精巧,實在是個難得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昆布Q 的頭像
    昆布Q

    第四號筆記

    昆布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